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源头 |
|
|
|
“老板,拿一份实践报告单,多少钱?”“3块。”一到开学,学校里的打印社就开始出售盖好章的实践报告单,销路不错,有很多同学都来购买。———《中国青年报》上披露的情景令人瞠目。3块钱一份实践报告单,比上百元一份年终总结便宜多了。生意人做买卖当然得“看人下菜”,学生娃口袋里的钱还不是太多。 寒暑假期,根据学校要求,大学生们五花八门的“社会实践”活动进入高温期。当然,如果不变味,社会实践活动对书斋里的大学生,其认识社会的积极意义是不容置疑的。说得实用些,对他们将来的谋生是大有裨益的。可是,读到了这样的消息,我们又该怎么说呢?其实,这项“生意”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不过是社会消极现象的“同比缩小”,与如今有的小学生想当小组长,拿出压岁钱在班上搞“贿选”是一样的。我们在笑过之后,心头总免不了有几分沉重。这里没有单纯美丽带给我们的愉悦,倒像是在揭成人社会的疮疤。 这也是实践———与倡导者初衷大相径庭的实践。学生娃的行为其实是他们对世界的一种认识和理解。他们今天可以这样糊弄师长,明天也可以这样糊弄上司,当然,更可以糊弄顾客、对手。而事实上,一些基层单位对上级机关做着同样的事,在网上购买上级机关要求写的用大而化之的口号充填起来的各种“材料”。“反正只有人提要求却没人看”是造就这一“市场”的客观原因。多少年来,总有那么一些“上级”对形式有着远超过对实质的偏好,他们喜欢那些神圣而崇高的理由,实际是怎么发生的似乎并不重要。正如披露这条消息的稳中所称:“学生瞎编个总结,指导老师不会追查你有没有真正去实践,也是随便填个意见,学院最后再盖个章就算完成任务了,只不过是一份材料,形式而已。” 有研究者对南京高校在校大学生中开展诚信状况抽样调查,近一半人并不认为诚信“很重要”,有94.3%的大学生有过被骗的经历。这两个数字无疑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大学生的认知行为会与他们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对社会诚信状况的评价是外界刺激的结果。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数大学生曾受到不诚信对待,导致他们对现在的社会诚信状况的评价较低,对自己的不诚信并无道德压力。 毋庸置疑,大学生群体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的失范行为。就在他们的周围,一些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少数高校老师,为了职称和虚名,拼命追求论文数量,投机取巧,甚至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这些不诚信行为给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塑造带来了最直接的负面影响。而现行的高校教育体制中,对不诚信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和制裁。使一些自我约束力差、现实责任感不强的大学生对放弃诚信原则、做出违约行为习以为常。 问题的严重不止于此。我担心这样的“经验”会给学生娃传递一个错误并且后果严重的信息。他们会因此以为人是可以靠糊弄来做事的。让人欲哭无泪的是,他们的确目睹了太多的靠投机取巧获得“成功”的例子,即便是穿帮了,也鲜有当事人付出惨重代价,丑行几乎不需要成本。那些偷奸耍滑却“成功”了的例子,有极强的“示范”意义,会误导大学生们的判断。而他们今天投机取巧的成功,将给人生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但是,我们的惊诧不是因为这些现象的司空见惯,而是它发生在学生中间,是惊叹于它的低龄化趋向。学生是受传染的病患者,却不是始作俑者。世界上有些事情,不但要从娃娃抓起,更要从娃娃他爸他妈他叔他姨他老师抓起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