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限90后”成一厢情愿 |
|
|
|
在厦门近期一场招聘会上,五润餐饮公司招聘服务员、收银员的信息引起了关注,该公司称“只招90后”;无独有偶,打开厦门市几大招聘网站,输入关键词“90后”,会跳出很多招聘信息,以房地产中介、销售、电话客服、互联网科技公司的产品运营等岗位为主,但作为市场就业大军的90后,面对这些岗位,却似乎并不领情。(11月2日《厦门日报》) 需要厘清的一个问题在于,招聘公司将招聘对象限制为“90后”,主要基于自身经营发展的需求,从而打出一副“青春牌”。然而,事与愿违的背后,佐证了当前的“90后”,并不满足于招聘单位的“一番好意”,而是具有更多元化的就业需求。 其实,所谓的就业,并不是“一厢情愿”的,而是具有双向选择性。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招聘单位与就业者之间是否“来电”,取决于单位能否提供发展平台、薪水是否诱人等,同时取决于就业者素质和能力能否胜任工作岗位。那么,招聘单位与就业者之间,只有达成“合意”,认为能够互利互补,才能最终达成就业默契。 只招“90后”,但是“90后”却并不“领情”,背后折射出的则是就业供需思维的错位。不管是招聘单位,还是就业者,其实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就业者应该享有充分的话语权,以实现其自身的权益。假如,在招聘单位发展和经营的同时,“90后”的诉求也能够得到充分满足,招聘“90后”必然不会如此冷冷清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