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个人诚信建设 坚决对“假证”说不 |
|
|
|
9月4日,一趟旅游专列从成都开往西北,开启12日的“深度游”。然而,在抵达第一站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时,部分游客因使用假证,与景区发生争执,其他游客也因此耽误了行程。成都商报记者从当地警方获悉,9月5日,在一群中老年游客中,派出所查获没收假证26个,其中残疾证8个、军残证15个、假身份证3个。(9月28日新华网) 十一国庆长假即将到来,不少人都在规划着出游行程。考虑到风景区的管理、日常维护、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以及风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风景区会要求游客购买门票。同时,为了吸引游客,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针对未成年人、学生、军人、老年人等群体制定了优惠政策。不少游客为了搭乘优惠的班车,打起了使用“假证”的歪主意,在文明出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治理“假证”乱象,成就完美旅途,需要各方共同发力。 作为游客应该提高法律意识,文明出游。《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制售、购买、使用假证会面临拘留、罚款的处罚。很多游客因为不懂法、法律意识淡薄犯了购买、使用假证的错误,这同文明出行的号召是背道而驰的。“一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文明程度,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生活的富裕上,更表现在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水平和民众的道德觉悟上。”文明需要我们每个人去感知培育、践行领悟,从我做起,拒绝“以假乱真”,让文明之花真正在旅途绽放。 旅游景区要加强监管与宣传,制定合理的门票价格。游客之所以使用假证就是为了节约门票费用,不可否认一些景区门票价格确实很高,尤其是旺季,虽然国家一直致力于景区门票价格的整治,但门票价格仍在继续上涨。作为景区应该杜绝胡乱涨价行为,将门票价格控制在合理区间。同时也要做好文明出游、切勿使用假证的宣传工作,提醒游客依规购票。加强对于游客证件的管理,发现使用假证不能只是善意提醒或者视而不见。 政府应该积极推动个人诚信建设,赋予景区更多的管理权限,促成执法部门、景区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织牢预防、惩处“以假乱真”行为的制度之网。假证泛滥在于拥有庞大的需求市场,制售、持有假证的违法成本却很低,造成管理上的种种困境。景区对于假证又没有法律上的管理权限,并不能对使用假证的游客进行处罚,也造成了“以假乱真”现象的盛行。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政府要根据《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健全激励和惩戒机制,构建失信惩罚协同机制。严格执法、严厉处罚,多方联动,布下惩治“以假乱真”行为的天罗地网。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执法者、守法者要将对法律的信仰刻到骨子里、融进血液中,心有所畏、心有所戒。同时加强监管和普法教育,使得失信者寸步难行。出游在即,享受完美假期,让我们坚决对“假证”说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