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诚信面面观 严惩“老赖”不手软 |
|
|
|
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一张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最大限度联合惩戒的网络正在构筑,引发国内各界极大关注。而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在从制度上保障社会诚信度高,以及对不守信用的“老赖”进行严惩等方面,已有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制度:诚信的主要依托 在美国,诚实守信并非因为美国人天性单纯善良,而是因为有一套完善的信用体系。信用制度已成为一双“隐形的眼睛”,时刻监督着每个人的经济和社会活动。 在美国,负责收集、整合、处理个人信用记录的不是美国政府部门,而是市场化运作的各类信用报告机构。这些机构有偿向银行、保险公司、房地产商、用人单位等市场主体提供消费者的个人信用报告。反过来,银行、用人单位等授信机构也会主动向这些信用报告机构提供消费者的信用记录。 美国的合法居民都拥有一个九位数的社会安全号码,类似于中国的居民身份证号码。但不同的是,社会安全号码资料里记录的不仅仅是性别、年龄,还有个人信用记录,包括水电费缴纳、保险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以及与金融机构打交道的所有记录。相关机构把社会安全号码输入全国联网的计算机,便可查询到个人的所有信用记录。 同样,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和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也是德国构建诚信社会的主要依靠。德国目前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法,但相关的规定却见于商法、民法、信贷法和数据保护法等法律之中,成为社会信用制度及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保障。 在瑞士,有一套预防与监督机制维护诚信社会。个人在求职、租房、创业、贷款时,需要提交政府有关机构出具的无犯罪记录、无违约及相关法律诉讼证明;申请信用卡,银行会要求申请者提供以往缴纳广播电视税、电话费的单据;海关人员对旅客随机抽查,查看是否违反海关规定从邻国超量购入肉类和酒精饮料。 诚信:教育不能缺位 在新西兰,诚信是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一种习惯,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一项针对新西兰大学生的调查中,学生认为诚信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教育、中学社会公知公德教育及大学的规定紧密相关。 新西兰不少大学针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诚信教育,杜绝考试作弊及论文剽窃行为。在梅西大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会连同指导教师的姓名公布在网上,一旦发现论文有剽窃嫌疑,根据程度的不同,指导教师将承担连带责任。这些规定均被写入大学《学术诚信政策规定》《违反诚信制度的处理办法》等校规中。 犯规:不能承受之重 在一个成熟健全的诚信社会,“犯规”的代价极其高昂,也正是在这种体系之下,诚信人群的利益得到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得以在正常有序的轨道上运转。 在瑞士,如果挑战诚信,政府不乏追究与制裁机制,并适用所有社会成员,公众人物更是被置于舆论监督下,社会对他们任何违背诚信的行为都持零容忍态度。 在瑞士乘坐火车或公交车,如果无票乘车或买短途票乘长途车,会收到高额罚单;若未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乱停车阻碍他人出行,这些“小恶”累计到一定程度,会被邻居视为“没有信守保持良好居住秩序的约定”,有可能被房东扫地出门,再想租到房也困难重重;对收入达到缴税水平、却未诚实履行纳税义务的公民,地方政府有权向社会公布他们的姓名。失信者由此承受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可能遭企业辞退,贷不到款,甚至亲朋也对其冷眼相看。 在韩国,网上购物不用担心买到假货,原因是一旦网上销售假货被查到,该商家不仅要被责令下线还要面临巨额罚款和信用不良记录,惩罚力度之严使得没人愿意冒大风险去做得不偿失的事。 在美国,以退货为例,如果你被发现恶意退货或者诈骗退货,那么轻则被商家列入黑名单,影响以后购物消费,重则被写进个人信用记录,甚至可能面临法律诉讼。一旦个人信用记录出现污点,将很难洗刷干净,给今后生活带来巨大不便:小到申请手机号码和银行账户,大到找工作、上保险、贷款买房买车,都会被审查信用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