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报告即将发布 |
|
|
|
你的家乡,算是信用城市吗?你所从事的职业,在诚信方面有着怎样的口碑?你经常“零距离”接触的行业,它们的诚信形象好吗? 8月1日,《小康》杂志社将对“2016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结果进行发布。“十大信用城市”“十大诚信职业群体”“诚信形象不佳的十个行业”等榜单也将同期发布。 信用问题正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失信的代价究竟有多大?对于这个问题,现在感受最深的恐怕莫过于杨艳了。这位神木县农业局的副局长,在今年6月,因失信而出了名。6月13日,陕西省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第六批失信被执行人员名单,在“诚信是生活的通行证,法制是社会的安全网”的口号下,一张张并不“光彩”的照片连同他们的姓名、隐去了4位数字的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地、执行标的、失信情形、执行案号等信息,被公开示众。 很快,便有网友发现,陕西省神木县农业局副局长杨艳赫然在列。一个堂堂副局长竟然也上了“老赖榜”,这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也正因此,该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热议。 2013年7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布,将建立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从那以后,明明有钱就是躲着不还,甚至采取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恶意规避法院执行的“老赖”将进入征信黑名单。现在,三年过去了,在百度输入“老赖”两个字,首先在页面上出现的就是包含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内的“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曝光”并不等于“惩戒”,越来越多的部门对失信者动起了真格,也让失信者吃到了苦头。以江苏省为例,自去年9月江苏20多个部门共同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以来,截至今年6月中旬,江苏全省已有99户重大税收违法案件的当事人迫于“黑名单”的压力,主动足额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总金额高达3.87亿元。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6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称,据不完全统计,有关部门对失信主体,限制乘坐飞机411.5万人次,限制乘坐列车101.6万人次,阻止出境边控443人次,限制申报政府性投资上百亿元,限制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等职务2.7万多人次,一些失信企业及其法人代表被取消“劳模”等评先评优资格,一批失信案例被媒体曝光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这些惩戒措施对违法失信主体形成了强大威慑,大量失信纳税人补缴了税款,约40万失信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义务或者与申请执行人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严厉的惩戒真的来了,你还敢失信吗? 围绕着中国公众关注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城市信用建设、个人信用状况、媒体信用等内容,2016年6月至7月,《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了“2016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而将于8月1日推出的“2016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报告,则将从不同角度对调查数据进行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