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近百年前的账要不要还?
近日,在九江修水的一个小山村,伴随着近百年前的账本被发现,许多欠债人的后代纷纷主动上门还债,造就了“物质再发达,善良品德不可丢”的朴素诚信品德。
“百年账本”引欠债人后代主动还债的事迹如发酵的美酒,迅速在当地散发出浓浓的香味。
专家指出,“百年账本”已经远远超过了20年的民事诉讼最长时效,从法律上讲,欠债人无须还债,但从精神、道德上讲,他们的行为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账本上详细记载着近百年的借款账目
见证
95岁老妪坚持还67年前旧账
“啪啪啪”,铁门的敲击声将彭利华惊醒,他走出屋外一看,一位白发老人正站在院内环顾。
“是彭康林家吗?”老人问道。
“什么事?”彭利华暗忖,爷爷彭康林去世近40年了,怎会有人来找他。
“你是彭康林的后人吗?”老人继续发问。
“我是他孙子,你是谁?”老人的问话让年近60岁的彭利华感到十分奇怪。
“我是来还账的。”老人的声音坚定有力。
这位72岁的老人名叫阮寿生,时隔52年再次踏入彭家,是因为母亲彭祥英念念不忘的一笔欠账——1948年间,阮家的一位姑娘客死异乡,为了讨回公道,阮家决定凑钱打官司,可是阮寿生的父亲阮友生并没有钱,于是向同乡彭康林借了一些盐变卖。
直到去世,彭康林也未催过账,由于家境一直不好,阮友生也没有主动去还账。临终前,阮友生叮嘱老伴彭祥英,一定要将这笔账还清。阮友生去世后,因为没有凭据,也不知道当初借了多少盐,还账之事也就搁了下来,但这成了留在彭祥英心头的疙瘩。
直到去年,95岁高龄的彭祥英得知彭康林的儿子彭炳生病重,可能不久于人世,这才催促儿子阮寿生去还这笔账。“如果彭康林的儿子也去世了,就更没有人知道这笔账是怎么回事了。”
于是在2015年8月的一天,居住在修水县城的阮寿生乘车到古市镇,然后步行近1个小时来到冷水井村,找到彭康林家还账。
“世间竟还有这样的好人。”看到有人主动来还旧账,彭利华十分感动。此时,病重的彭炳生已不能说话,根本无法证实这笔欠账的真实性。
感动之余,彭利华坚称不用还账,“我家又没他欠账的凭据,万一人家记错了呢”。
僵持之下,阮寿生表示,如果彭利华找到了账本,一定要联系
他来还账,“父债子偿,天经地义,这笔救命账必须要还”。看到对方如此坚持,彭利华答应了这个要求。
两个月过去了,阮寿生见没有回音,便催促弟弟阮国烈再去问账,但是由于对方仍未找到账本,还账之事依然未果。
面对现状,想起老伴临终前的交代,失望和无奈夹杂在彭祥英心中,“难道这笔账真的还不了么,我怎么和友生交代啊。”
谜底
“百年账本”记录善举
今年1月3日,彭炳生去世了。按当地风俗,此时需要修家谱,但彭家却找不到一些家人的生辰八字。情急之下,彭利华想到了父亲生前叮嘱不能碰的挂在卧室房梁上的一个袋子,“或许在那里面”。
彭利华爬上梯子取下袋子,从中拿出了两捆用红绳系着的本子,打开外面层层包裹着的报纸,他发现了两本陈旧泛黄磨损厉害的本子。翻开一看,彭利华被震惊了——除了家人的生辰八字,里面还详细记载着大量他人向彭康林借款的账目,包括光洋、稻谷、盐、米、茶油等等,其中最早的一笔欠账是在民国八年(1919年),距今近百年。
与此同时,彭利华的弟弟彭胜华也在家中找到了一个破损严重的陶罐,里面装满了契据和欠条。
原来,清末到民国时期,彭康林在湖北、江西一带经商,由于生意好,不久就在当地富有起来,而村里一些贫困人家也经常找到他借钱借物。
“听我父亲讲,那个时候好多贫苦人家过年时饭都没得吃,也没有火烤,就经常到我家来吃饭、烤火,爷爷每次都要给他们拿些红薯片、花生等。”彭利华回忆说,由于祖父富有又大方,对贫困人家特别关心,在当地非常受人尊敬。
但令彭利华不解的是,除了这些家族历史,他从未听父亲和祖父说起过账本的事情,只是偶尔会被祖父教诲:“人家来借,说明真的很困难,我们借出去的都是救命钱,不要去催别人还。”
彭利华分析,可能就是由于害怕后代去讨账,祖父才会故意把账本藏起来,不让任何人触碰。
新法制报记者经统计发现,仅该村就有50多户村民曾向彭康林借过财物,如今仍有30多户尚未归还。
彭利华夫妻二人依靠种田、养猪为生,居住在山间的一栋2层民房内,屋内墙壁发黄,生活拮据。看到这些账本,彭利华却表示,决不去主动追偿这些债务,“一是遵循祖辈的遗愿,二是其他村民生活条件也不好,所以没必要去追债”。
恩情
欠账人后代主动还账
令彭利华感到意外的是,在得知彭家发现了“百年账本”后,许多曾借过财物的村民纷纷前来问账。
4月6日,70多岁的村民胡自求扫完墓后,主动找到彭利华,表示父辈也曾借过财物,要求查询欠账明细。
在一张欠条上,胡自求一眼就认出了父亲胡太生的字: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胡太生借稻谷一石;前来还账的村民傅爱华也在账本中发现,在同一年,他的父亲傅杏垣向彭康林借了光洋3元;而令阮国烈感到惊喜的是,他也在账本中找到了父亲的欠账——戊子年间,阮友生向彭康林借了籽盐50斤。
时隔近70年,这账到底该怎么还,让3人遭遇了尴尬。
“一石就是100斤,在当时这100斤稻谷很贵,而且对于我家来说又是救命粮,如今过去了69年,若要计算利息我可能又还不起,这账到底该怎么还?”胡自求暗想。
“光洋就是银元,如今银元可值钱了,这个账我怎么还得起?”傅爱华也有些为难。
“当时盐多贵啊,如果按时价我现在得还1万多元。”阮国烈的家庭情况也不好,1万多元对他来说是笔巨款,实在难以给付,“可是当初借的是救命盐,又从未催讨,如果现在只还50斤食盐肯定讲不过去”。
两难之下,3人选择决定让彭家决定如何还账,“只要开了口,我们一定还”。
彭家迅速召集亲戚开会商议。“别人还多少我们就收多少,决不去计较,完全凭个人意愿。”彭利华的弟媳冷赛花建议道。
彭利华的大哥彭国生赞同这个意见。他表示,有人来还账是出于好意,说明这么多年来仍然记得彭家的恩情,所以不能让他们为难,绝不能提任何要求,并建议把还账的钱拿来建座报德祠,或者用来修路造福村民,“让大家记住这种美德”。
彭家的态度打动了3人,他们表示,彭家3代人,没有一个人来催过账,可以看出借的不只是财物,更是一份恩情。
3人因此决定,在还账之余,还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偿作为感谢。最终,胡自求以百斤谷子时价140元还了欠账,傅爱华以600元的价格还了欠账,阮国烈则以500元的价格还了欠账。
得知账已还清,彭祥英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她从床上坐起来,不停拍着手感叹:“安心了,现在终于安心了,这份恩情了了!”
道德
金钱难以衡量
“百年账本”引欠债人后代主动还债的事迹在当地迅速发酵。目前,曾借财物的30多户村民中已有8成人前来问账,他们有的以实物相还,有的则折算成现金。这让彭利华十分感慨:“村民们讲良心!”
听到这句话,阮国烈看起来有些难为情:“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本来隔这么多年才来还债就已经很不好意思了,哪里谈得上高尚。”
还债之后,将欠条撕毁的胡自求一身轻松,感觉心里踏实了许多,“父债子偿,这是不变的道理,这份恩情我永远都会记得。”
“这事让我非常感动。”冷水井村支部书记冷文国饱含深情地说,彭康林老人热心帮助乡亲,有财借财,有物借物,不仅生前从不催讨,而且决不让后代知晓,这体现出老人心地善良、忠厚老实的品性,其人其举令人钦佩。
古市镇镇长熊飞军慨叹,欠账人得知账本找出后,主动前来还账的行为,书写出了现代社会所缺失的诚信精神,“镇上的居民都应向他们学习”。
熊飞军进一步指出,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而在小小的山村中,一群村民能够实实在在地实践这种跨越近百年的诚信精神,令人动容。
一位村民称:“物质再发达,善良品德不可丢。”
南昌大学法学院教授彭丁带认为,后代主动还债的行为,考验了人的基本品性,反映出的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朴素诚信品德。在社会普遍缺乏诚信的今天,村民们用行为告诉我们什么是诚信,他们启迪和感动了社会大众对诚信的再次思考。
彭丁带感叹,我国民事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近70年债权人都不主张自己的权利,这等于他已经放弃了这种债权。因此,从法律上讲,欠债人无须还债,但从精神、道德上说,他们的行为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