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简历“注水”后果很危险 |
|
|
|
当下,正是各大高校毕业生求职竞聘、参加各种招聘会的阶段。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吸引招聘人员的注意求得一份好工作,一些大学生开始热衷于往简历中“注水”。面对此种现象,专家与用人单位大都表示此种行为有碍于用人单位选才,甚至有损大学生人格。 “成绩优秀”、“高分通过四(六)级”、“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担任学生会某部门重要职务”,这些内容已经成了大学生求职简历中的“必备”内容。在兰州市不久前举行的几场招聘会上,记者看到,基本上每个同学的简历上都写着丰富的实践经历和主席、社长、班长等这样惹眼的职务。即使没有注明曾任何职务,也会含糊地写着“××组织负责人”。曾在学院学生会做干事的小许,意外地发现同班一个平时只宅在寝室打游戏的同学,简历上居然写着“曾任学院学生会副主席”。 小许告诉记者,据他所知还有不少同学四处借用别人的荣誉证书、资格证书,通过复印和电脑处理把别人的名字改成自己的,在人才招聘会上滥竽充数。根据小许反映的情况,记者近日走访了市区几所高校附近的复印店,在段家滩附近的一家复印店里,记者看到两个同学正在复印自己的求职简历,几份简历看上去都很“漂亮”。“求职简历关系到用人单位对你的第一印象,当然要精心制作了。”正在复印的一位同学说,他的简历信息基本都是真实的,只不过把成绩差的功课删了,而班干部的名头、学生会干部的名头有些不符而已。“比起我的几个同学,我这简历已经很真实了。”他说同学中有的人甚至还把从报刊上收集来的文章复印之后加上自己的名字,加到简历中去。 美化简历实属无奈之举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现在社会“僧多粥少”,在招聘会上给予应届生的岗位有限,稍好一点的单位收到的简历堆成了山,用人单位要求也逐步提高。基本上所有的招聘会上,条件待遇好的单位前都是“人山人海”地排成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们都希望自己能冲出重围,因此,在制作简历时“注水”已成为他们之间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 “我们刚毕业的学生常常会因为工作经验不足而吃企业的闭门羹,可生存的压力却摆在了我们每个人的面前。你怎么可能做到刚毕业就有2年以上经验?你没有相关经验公司怎么可能给你相关的职位?在残酷的竞争中,对简历进行‘美容’很正常,不在简历上下功夫的才不正常。”采访中,不少大学毕业生认为,要吸引招聘者眼球,就要把简历做得“突出”。记者在和同学的交谈中发现,面对单位近乎苛刻的招聘要求,不少“硬件”条件欠缺的毕业生显得很无奈。“谁愿意造假啊,很多根本用不上英语、计算机的企业,在招聘时却偏偏写上英语六级、计算机国家二级这些条件,但面试时并不对此进行考察。如果自荐材料中没有这些硬件,就会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一位参加招聘会的大学生无奈地感叹到。 某电子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王胜说,如今就业市场上求职的主力军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不甘心“毕业即失业”,部分人便弄虚作假。“求职者为了取得工作而作假,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方式却令用人单位难以接受。这种行为的背后,是诚信品质的缺失。作为企业来说,都希望能招到成绩优秀、实践丰富,而又诚信可靠的人。”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家参加招聘会的大企业的工作人员,他们表示,现在简历已不是招聘人才的主要依据了,他们更看重人才的真实本领和个人品德。诚信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员工不讲诚信企业又何来信誉可言。对那些在简历中弄虚作假甚至伪造证书的学生,只要查出来企业立刻中止协议。 仁溥律师事务所的宋立峰律师告诉记者,自《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确立了用人单位的知情权。现在部分求职者在简历中“注水”,造假学历或假证件,虚构从业经历等,增加了企业招聘的风险。对此,法律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如实说明。”这意味着,在签订了劳动合同后,如发现劳动者求职简历造假,企业可追究其法律责任。
|